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有言:"为了在动荡不定的世界上求得生存,就必须作出精明的决策。"然而,要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次决策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后悔的可能。
日本人对CPU技术的转让就是一个典型的后悔的例子,英特尔花了6万美元从日本人手里买下了CPU技术,这个事件堪称是科技版的偷袭珍珠港。
一:达成协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科学技术和通讯算数技术均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很多日本人都走上了销售和研发计算器的道路,据统计,在当时,全球90%的计算器都产于日本的企业。
任何一项新产品的问世都离不开巨大的科研投入,为了保持在计算领域上的领先地位,一些日本企业拿出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设计。
1969年,日本商事公司设计出了一套做工复杂的芯片,日商相关负责人拿着设计图纸来到了英特尔公司,他们就合作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日本人希望英特尔公司能按照设计方案制造出合格的芯片,为了保证交易完成,日本商事公司答应给英特尔公司支付6万美元定金。
拿到定金后,英特尔公司把这个工程派给了学历高超的霍夫,霍夫是英特尔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他对算术和通讯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科技研发者大多都有着独立的灵魂,他们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研究制造的过程中,霍尔发现了日本人图纸上的一些漏洞,他擅自对图纸进行了修改,霍尔对传统的计算机逻辑电路进行了压缩,只留下了中央处理器,只读存储器和存储器,这个改动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计算效率。
除此之外,霍尔还改变了算法运行的程序,他用只读存储器来驱动中央处理器,为了节省空间,霍尔把CPU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了一个芯片上。
开始时,日本人并不能接受霍尔的改动图纸的行为,他们总觉得英特尔公司没有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做事,在一番解释下,日方逐渐明白了霍尔这一行为的重大意义,他们满意地接受了霍尔的改进,并答应继续和英特尔公司合作。
二:情况巨变
客户的支持给了霍尔巨大的动力,他立志造出图纸上的芯片,正如韩愈所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设计上小又成就的霍尔并不擅长产品制造,他无法指导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造芯片。
就在制造工作一筹莫展时,英特尔的领导人诺伊斯找来了制造领域的专家范金,在霍尔和范金的合作下,这项工作终于取得了进展。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在英特尔公司问世了,这个切面面积不到4平方厘米的处理器容纳了2250个晶体管,它能承担着计算机运行的大部分工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里,制造芯片的材料往往是稀缺的,这个原因导致了4004芯片一直无法完成大批量生产。
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当持续有厂商进入市场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就会加大,这激烈的竞争必定会使厂商的利润降低,和英特尔公司签订协议的日本商事公司遭到了日本科技市场竞争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放弃了一些产品研发。
1971年,当英特尔公司把大批的芯片送到日方的公司里时,日商的负责人以延迟交货为由拒收了英特尔公司发来的产品。他们不想拿着耗费巨资生产的芯片加入混乱的价格战中。
无奈之下,英特尔公司只好向日商赔付了6万美金,这样一来,也就相当于英特尔公司花6万美金买下了日本人的CPU技术。此时,英特尔公司彻底掌上CPU技术的话语权。
三:追悔莫及
眼光决定命运,从日本回来后,英特尔的领导人大喜过望,他成功拿到了CPU的产权,在这个领导人看来,4004的普及定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他知道这个芯片将引领计算机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1971年11月15日,掌握了CPU技术所有权的英特尔公司向全球市场推出了4004芯片,开始时,4004芯片并没有被大众所认可,在持续不断的改进中,4004芯片的性能也在不断优化着,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经过严格的价格对比和质量对比后,一些公司选择了尝试这种全新的芯片。
4004芯片优良的性能给这些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他们相继和英特尔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协议,源源不断的订单让托举起了英特尔公司的腾飞。
在恢复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后,日本的一些公司在计算机领域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它们在一些领域上所研发的芯片性能远远超过了英特尔公司在相同领域上所研发的芯片。
可在CPU技术的创新上,日本公司始终无法超越英特尔公司,4004芯片的问世有着跨时代的意义,英特尔公司掌握了该技术和所有权。有人欢喜有人忧,4004产权的变更无疑是日商做出的最后悔的决定,它堪称为科技版的偷袭珍珠港。
本该由日本人掌握的CPU技术却被英特尔公司以6万美金买了下来,由CPU技术支持的4004芯片也相应成了英特尔公司的招牌,从本质上来说,是CPU技术托举起了英特尔公司的腾飞,它奠定了英特尔公司在电子计算领域的地位。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决策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因此,每个人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因蝇头小利而错失商机,努力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少一些遗憾,少一些后悔,人生才会更加精彩。